在上海大力推进殡葬改革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的背景下,树葬作为“入土为安”与“绿色环保”结合的代表性葬式,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。不同于传统立碑墓,树葬以“一墓一树、无碑节地”为核心特征,依托墓园绿化用地实现骨灰自然安葬,既节约土地资源,又传递“生命与自然共生”的纪念理念。

选择上海树葬公墓,不仅需满足基本的安葬资格条件,还需遵循特定的办理流程——从资格审核到树种选择,从安葬登记到后续养护,每一步都与传统墓型存在差异。


一、选择上海树葬公墓的核心条件:资格与需求的双重适配

上海树葬公墓分为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类,二者在准入条件上存在差异,但均以“真实安葬需求”“生态理念适配”为核心原则,具体可按“基础资格”“场景限制”“特殊要求”三类划分。

(一)基础资格条件:户籍与关联证明

树葬公墓的基础资格与传统公墓一致,核心是验证“与上海的关联度”,避免资源被非实际需求者占用:

上海户籍居民

核心条件:需提供本人及逝者(或预购寿穴者)的身份证、户口本原件,证明上海户籍身份;

适用范围:可选择户籍所在地的公益性树葬区,或全市范围内的经营性树葬区,无额外限制;

优势:公益性树葬区价格极低(部分甚至补贴后免费),且优先分配优质树种(如松树、柏树)。

非沪籍居民

核心条件:需证明“与上海存在实质关联”,需提供以下材料(缺一不可):

本人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;

上海居住证(需满1年,部分远郊经营性公墓可放宽至6个月,需提前沟通);

关联补充证明(二选一):近6个月上海社保缴纳记录(社保局官网打印)、上海房产证明(本人或直系亲属名下);

限制:仅能选择经营性树葬区,不可购买公益性树葬区(公益性仅限上海户籍);

特殊情况:若逝者在上海突发疾病去世且未办理居住证,可凭医院诊断证明、住院病历作为补充关联证明,经墓园审核后可办理。

港澳台胞及外籍人士

核心条件:需提供护照/回乡证、在沪居留许可(满1年),及居住或工作证明(如租房合同、外资企业任职证明);

适用范围:仅限经营性树葬区,需额外签署《生态安葬承诺书》,承诺遵守树葬区管理规定(如不擅自更换树种、不设置私碑)。

(二)按安葬场景划分的特殊条件

树葬公墓按“常规安葬(为逝者)”“提前购寿穴(为健在者)”划分场景,其中寿穴购置因涉及资源闲置,条件更为严格:

常规安葬(为逝者购树葬位)

核心条件:需提供“死亡证明+火化证明”双原件,二者信息需一致(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死亡时间需匹配);

特殊情况:

异地火化:需提供外地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明,及上海公安机关出具的“异地死亡备案证明”(可委托墓园协助办理);

非正常死亡:需额外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原因证明,确保安葬需求真实合法。

提前购寿穴(为健在者购树葬位)

上海对树葬寿穴购置限制较传统墓型更宽松,但仍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

年龄达标:本人或配偶年满75周岁(传统墓型需80周岁),需提供双方身份证、结婚证;

健康特例:持有上海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“重大疾病诊断证明”(如癌症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),需附带近3个月内的检查报告;

身份特例:华侨或港澳台胞凭回乡证及亲属关系证明,可申请为健在亲属购置;

额外要求:需签署《树葬寿穴使用承诺书》,承诺“3年内未安葬的,每年提交健在证明(如近期照片、体检报告)”,避免树葬位长期闲置。

(三)通用限制条件

无论户籍与场景,选择树葬公墓均需遵守以下底线要求:

数量限制:每户仅限购置1个树葬位(单穴或双穴合葬),不可多购或囤积,避免资源浪费;

使用规范:禁止在树葬位周边设置私碑、围栏、祭品存放箱等,仅允许悬挂墓园统一制作的金属铭牌(刻姓名、生卒年份);

树种适配:需根据墓园规划选择树种(不可自行携带树种),且不可擅自更换或砍伐树木(树木归墓园统一管理)。


二、选择上海树葬公墓的办理流程:从咨询到养护的五步走

上海树葬公墓的办理流程已形成标准化体系,比传统墓型更简洁,核心围绕“资格审核—树种选择—签约付款—安葬登记—后续养护”五个阶段,具体操作如下:

(一)第一步:前期咨询与墓园筛选(建议提前1-2周)

墓园筛选

类型区分:优先明确选择公益性还是经营性树葬区——公益性价格低但仅限上海户籍,经营性无户籍限制但价格略高;

信息查询:通过上海市民政局官网“殡葬服务机构”栏目,查询具备树葬资质的公墓名单(如福寿园、滨海古园、松隐山庄等均设树葬区);

关键考量:关注树葬区位置(如近郊vs远郊,影响祭扫便利性)、树种类型(如松树、桂花、香樟,可结合逝者喜好选择)、配套服务(如是否提供代客祭扫、树种养护)。

预约咨询

预约方式:通过墓园官方电话或微信公众号预约,告知户籍类型、安葬场景(常规/寿穴),工作人员会提前告知需准备的材料;

现场考察:预约后前往墓园,由专属顾问带领参观树葬区,介绍树种分布、铭牌样式、养护标准,确认是否符合预期(如查看现有树葬位的维护状况、祭扫通道宽度)。

(二)第二步:材料提交与资格审核(现场办理,1小时内完成)

资格审核是核心环节,需按户籍类型提交对应材料,确保符合准入条件:

通用基础材料

购墓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(正反面);

亲属关系证明:户口本(体现购墓人与逝者/健在者关系),或结婚证、出生证明(非直系需提供亲属关系公证书);

委托代办材料:若委托他人办理,需提供经公证的《授权委托书》及受托人身份证。

差异化补充材料

上海户籍(常规安葬):户口本原件、逝者死亡证明+火化证明;

非沪籍(常规安葬):身份证、居住证、社保/房产证明、逝者死亡证明+火化证明;

寿穴购置(无论户籍):健在者身份证、年龄/健康证明(如75周岁身份证、重大疾病诊断书)、《树葬寿穴使用承诺书》(现场填写)。

审核流程

材料提交:将材料整理齐全后提交至墓园审核窗口,顾问协助核对完整性;

信息核验:审核人员验证居住证有效性、社保记录真实性(联网查询),确认资格符合要求;

结果反馈:审核通过发放《树葬位选位通知单》;未通过的,书面告知原因(如材料缺失),并指导补充(如居住证年限不足,可补充社保记录)。

(三)第三步:树种选择与签约付款(审核通过后即时办理)

树种选择

选择依据:墓园提供树种清单(标注树种特性,如松树象征“常青”、桂花象征“思念”),家属可结合逝者生前喜好选择;

位置确认:在树种分区图上选择具体树位(如“松林区3排12号”),确认树位编号、树木胸径(通常选择胸径5-10cm的健康树木),签署《树葬位确认单》。

签约付款

合同签署:墓园提供制式《上海树葬位购置合同》,明确以下核心内容:

树葬位信息:树位编号、树种、使用年限(与墓园土地年限一致,70年);

费用明细:树葬位使用费、5年养护费(多数墓园含前5年免费养护,后续每5年续费一次)、铭牌制作费(统一制式,约200-500元);

双方义务:墓园负责树木养护、铭牌维护,家属需遵守树葬区管理规定(如禁止焚烧祭品);

款项支付:支持储蓄卡转账、现金支付,公益性树葬区费用极低(3000-8000元),经营性树葬区约8000-15000元,付款后索要正规发票及《树葬位使用证书》。

(四)第四步:安葬登记与现场操作(按约定时间办理)

安葬预约

时间确认:提前1周与墓园预约安葬日期,告知骨灰盒尺寸(需为可降解材质,墓园可提供推荐品牌)、是否需要简单仪式(如献花、默哀);

材料准备:携带《树葬位使用证书》、合同复印件、逝者骨灰(或骨灰坛)。

现场安葬

登记核验:在树葬区登记处提交材料,工作人员核对树位信息,确认无误后带领至指定树木旁;

安葬操作:由墓园专业人员操作,在树下挖掘1-1.5米深的土坑,放入可降解骨灰盒后回填土壤,悬挂统一金属铭牌(位置在树干1.2米高度处,便于识别);

仪式环节:如需简单仪式,可在树下摆放鲜花(禁止使用塑料花、祭品),家属可进行简短缅怀,全程约30分钟完成。

(五)第五步:后续养护与权益管理(长期)

树葬的后续管理以“墓园为主、家属配合”为原则,核心关注树木养护与祭扫规范:

养护责任

墓园责任:负责树木日常浇水、修剪、病虫害防治,若树木自然死亡,墓园会免费更换同类型树木(需提前通知家属);

家属义务:不可擅自修剪、浇灌树木(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系腐烂),祭扫时不可在树下堆放物品或踩踏土壤。

续费与变更

养护费续费:多数墓园前5年免费,后续每5年续费一次(费用约为初始费用的10%-15%),墓园会提前3个月短信提醒;

信息变更:若需修改铭牌信息(如姓名更正),需携带《树葬位使用证书》、身份证到墓园办理,缴纳少量铭牌更换费(约100-200元);

继承手续:树葬位使用权可继承,继承人需提供继承公证书、原《树葬位使用证书》,到墓园办理变更登记。


三、选择上海树葬公墓的注意事项

确认墓园资质,拒绝“伪树葬”

务必选择民政部门批准的正规公墓,部分“农村私建墓园”宣称“树葬”,实则为非法墓地(无资质,树木可能被砍伐),需核查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;

区分“真树葬”与“带碑树葬”:正规树葬无传统墓碑,仅挂小型铭牌,若墓园要求设置立碑,则不属于合规树葬,可能面临整改风险。

明确费用明细,避免隐性消费

要求墓园提供书面《费用明细清单》,明确树葬位费、养护费、铭牌费,避免后续加收“树木管理费”“祭扫服务费”等隐性费用;

公益性树葬区可能涉及“政府补贴”,需确认补贴后个人实际承担金额(部分区对上海户籍居民补贴50%-80%),避免被额外收费。

关注祭扫便利性,结合实际需求

交通考量:远郊树葬区价格低但祭扫耗时(如崇明、金山,距市区2-3小时车程),近郊树葬区(如嘉定、闵行)更便利但价格略高,需平衡成本与时间;

代祭服务:若异地居住或不便频繁祭扫,优先选择提供“代客祭扫”的墓园(服务内容含献花、擦拭铭牌、拍照反馈,费用约200-500元/次)。


选择上海树葬公墓,既是对生态殡葬理念的践行,也是对“生命回归自然”的尊重。其条件与流程的设置,既保障了资源的合理利用,也简化了传统墓型的复杂手续——从基础资格的户籍关联,到办理流程的简洁高效,每一步都体现“便民与合规”的平衡。

对于家庭而言,无需因“无碑”而顾虑纪念意义——树葬以树木的生长象征生命延续,以铭牌的镌刻留存思念,同样能承载对逝者的缅怀。未来,随着上海生态葬推广力度加大,树葬公墓的配套服务(如线上祭扫、树种认养)将更完善,为家庭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选择。